欢迎访问金汇太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号码(MB):18622766592 赵经理
电话号码(Tel):022-59582623
                 022-59582627
                 022-59582628
                 022-59582629
传真号码(Fax):022-59582624                  022-59582635
网址:http://www.tjjhty.com
公司地址:天津市河东区真理道
  • 内贸部:
  • 销售0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0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外贸部:
  • 销售04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0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0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司新闻
2007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发展概况!!
类型: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08-6-18
 防腐剂、抗氧化剂的产销量比2006年有了大幅增长,保鲜剂行业维持上年水平。行业主要产品总产量达1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40%。

    苯甲酸(钠)、山梨酸钾2007年产销同比增长较大,山梨酸钾产能扩大,产品供大于求,加之企业间的无序竞争,使产品价格下降,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不少。脱氢醋酸钠2007年的使用量上升,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扩大使用范围的申报工作,市场前景看好。

    乳酸链球菌素近两年产能增加过快,使销售价格逐年下跌。2007年产量又有所增长,但利润下滑。

    抗氧化剂TBHQ在2007年产量有了大幅提升,产销量达440吨。异VC钠2006年产量达26500吨,销售4亿元,占据了80%的国际市场份额。

    (五)甜味剂行业

    2007年,甜味剂行业产量进一步提高,高倍甜味剂在2006年约为14万吨,2007年达到16万吨,增长约15%。多元糖醇类甜味剂2006年产量为75万吨,2007年达到100万吨,增长约35%。低聚糖2006年总产量约6万吨,2007年达到7.5万吨,增长30%。

    (六)营养强化剂行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强化公众营养国家也非常重视,为营养强化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07年,营养强化剂总产量达18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氨基酸类产品中,牛磺酸增长18%,年产量达2万吨,85%出口至欧美、东南亚等地。复合营养素的增长较快。以出口为主的维生素E2007年下半年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主要缘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对环保、减排的投入增加导致成本上升,而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下调直接导致产品赢利能力和销售额下降。

    行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食品添加剂行业增长的原因,一是食品工业各行业的产量增加,以及餐饮业的持续增长,对食品添加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食品各行业在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等技术创新方面不断进步,也带动了食品添加剂使用量的增加;二是大中型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强了食品添加剂应用开发的研究和技术服务,促进了产品的销售;第三,政府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监管,使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和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同时,经历了多年的市场竞争,使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合理,优良生产能力比例扩大,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

    1、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剧市场竞争,使项目小型化、分散化,降低了产业竞争力。

    2、低价格竞争,仍是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3、标准化工作落后,影响行业正常发展。

    4、行业整体发展不平衡,强者更强,弱者面临生存危机。

    5、降耗减排、食品安全和出口退税问题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也是食品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降耗减排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大政策环境下,应该发挥本行业更大的积极作用,各企业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食品添加剂应成为一支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

    2007年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给行业和一些企业带来不小的困难。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全行业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全局和更高的层面上去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是要实事求是地对那些不是“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和由于产品划分不科学而造成影响的产品向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力争能够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二是要站在全局的大环境下看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三是要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积极从内部化解不利因素,变不利为有利,解决长期以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保护下,不注重产品质量和出口价格的提升,只追求出口量,甚至零利润也出口,结果造成多年来低价竞争难以解决的问题。

版权所有 天津金汇太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网津科技 津ICP备14003015号